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美丽抬眼可见 幸福触手可及
时间:2025-04-16 15:06:47
浏览量: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美丽抬眼可见 幸福触手可及
2025年04月16日 12:26:27 来源:中国城市网李庆 黄骞 何佳曼

焕然一新的水井巷。何佳林 摄
主次干道宽敞平坦,绿植景观带绵延如浪,行道树郁郁葱葱……一步一景,折射出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在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上迈出的坚实步伐。自《南充市顺庆区城市管理工作提升行动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实施以来,顺庆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精心部署、精准施策,开展了一系列攻坚行动,从多个维度持续发力,全面提升城市管理质效,让美丽抬眼可见、幸福触手可及。
面向市民 收集治理“金点子”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治理的核心,在于倾听人民的声音,汇聚人民的智慧。只有将人民群众的“金点子”,及时转化为城市治理的“金钥匙”,才能收获利民惠民的“金果子”,打造城市治理的“金名片”。为此,《方案》提出“开展优化城市管理‘金点子’有奖大征集”活动,向全区群众广泛征集城市管理建议,通过线下广发传单、线上广泛推广,鼓励市民直面城市管理难点讲实话、剖析城市管理痛点讲真话、针对城市管理问题提建议。对征集后有助于城市管理的意见建议,给予一定的奖励。
外卖小哥王坚来南充已有4年。今年2月,他看到顺庆区正在开展优化城市管理“金点子”征集活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提出“强化共享单车管理,规范设置非机动车停车位”的建议,以满足外卖小哥送餐停车的需求。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收到建议后,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联合行动,对城区闲置土地、边角空地进行全面摸排。经过紧锣密鼓筹备与建设,顺庆区新增64处共享单车停车点位,可停放1800辆共享单车,有效缓解了外卖小哥及市民的停车压力。
“没想到自己的建议能得到如此迅速且有效的回应,这让我深受触动。”王坚感慨道。基于此次经历,他进一步提议搭建一个专门的信息反馈平台,让外卖小哥凭借走街串巷的工作优势,将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如道路破损、井盖缺失、垃圾堆积等,通过平台及时上报,为职能部门提供第一手线索。
“截至目前,我们已收集到200余条建议,内容涉及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多个城市管理领域,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全新思路与方向。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面向社会各界,选拔聘请了30名‘城市管理监督员’,让城市管理工作从传统‘单向管理’模式,向‘多元共治’模式转型升级。”顺庆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李雪飞表示,该局将定期通报监督员对各街道办的综合评分,并将其纳入街道办的绩效考核体系。借助这一举措,推动构建“发现问题-整改反馈-效果评估”的完整治理闭环。通过监督行动,打破以往城市管理中政府唱“独角戏”的局面,营造全民参与的“社会大合唱”氛围,将城乡环境的“评分表”交到群众手中,让精细化管理扎根民意,为城市的长治久安筑牢根基,推动城市向着更有序、更宜居的方向发展。
精细管理 升腾城市“烟火气”
“这里变化真大,不仅环境变好了,而且还能吃到这么多地道的南充小吃,真是太巴适了!”3月21日晚,顺庆区西城街道水井巷内热闹非凡。这个曾经“脏乱差”的棚户区,如今已变身为充满特色的南充“宽窄巷子”,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试营业的第一天,现场气氛十分热烈,25个小吃摊点一字排开,吸引无数市民驻足品尝。
铁板鱿鱼香气扑鼻、格子烙饼外酥里嫩、水果果切酸甜可口,以及咖啡、奶茶、柠檬茶、冰冻啤酒、网红雪糕、烧烤等各种美食应有尽有。各个小吃摊位上的招牌灯光闪烁,如同繁星点点,琳琅满目的美食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弥漫在整个街巷,不少市民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品尝美食,感受着新水井巷的魅力。
随着城市更新改造,夜经济逐渐崛起为一种重要的消费趋势,为城市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然而,“烟火气”的背后,如何平衡市容管理和经济活力两者间的关系?对于城管部门而言,则需要更为精细化的管理手段,从多个层面进行综合治理,形成治理的合力,让过去简单的处罚式执法逐渐转向指导服务。
“公共空间引入小餐车、小吃摊,本意是为了聚拢人气,一些经营者开始时也讲秩序、讲卫生、讲诚信,时间久了则‘捡到篮里都是菜’‘萝卜快了不洗泥’,产生各种问题。”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为此,该局将精细化管理与人性化服务深度融合,努力在“放”与“管”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在水井巷改造筹备阶段,管理部门多次组织摊主召开沟通会,认真倾听他们的经营诉求,详细讲解管理规范,并开展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专项培训,提升摊主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水平。试营业期间,城管执法人员加大巡逻力度,采取“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柔性执法方式。一旦发现问题,执法人员会第一时间与摊主沟通,耐心指出问题所在,并提供具体的整改建议,帮助摊主解决实际困难。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管理为的是人民。如今的顺庆街头,精细化城市管理落实到每一处细节。从为摊贩规划经营区域,到关注市民的生活体验,再到将人文关怀融入每一个执法环节,顺庆区正全力以赴打造极具示范意义的幸福城管样本,让城市既有“烟火气”更有“文明范”。
多点发力 服务市民“零距离”
城市文明不是一蹴而就,城市形象绝非一日之功。构建长效城市管理机制,需将刚性制度作为基石,以全员全域整体联动为纽带,实现协同共进,才能推动城市管理工作行稳致远。
3月25日,笔者来到诚勇路附近,眼前的景象令人耳目一新。曾经人行道上光秃秃的树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充满蓬勃生命力的新绿。施工现场,吊车伸展着长长的机械臂,将一株株挺拔健壮的行道树稳稳地吊运至指定位置。现场的工作人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让这些“新成员”能够稳稳扎根。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此次诚勇路补栽200余棵行道树,大多为香樟树。除了诚勇路,北湖路、育英路、果城路等重要路段也将迎来新一批行道树,助力提升城市整体“颜值”与内在“气质”。
城市管理的宏大蓝图,既要有绿意盎然的生态美景,更要有坚如磐石的安全保障。守护群众“脚下安全”,同样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日,笔者在石化路看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排水管理所工作人员正全身心投入到窨井盖维护工作中。一处晃动的窨井盖,在他们的专注操作下,安全隐患逐步消除。
“以前这条路不少井盖不平整,夜间光线昏暗,稍不留意就可能被绊倒。现在看到技术人员前来检查维护,心里踏实多了。”市民张薇说。
“这个井盖地处交通要道,过往车辆川流不息。由于井盖高于路面,还伴有异响、松动等问题,不仅严重干扰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更对过往车辆的行车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加固维修。”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排水管理所副所长杨云蓬告诉笔者,窨井盖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排水管理所管护辖区600余公里排水管网、20000余个窨井盖,巡查人员每天会对市政道路进行不间断巡查,发现破损、塌陷、异响等问题会立即通知施工班组进行处理,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据统计,自《方案》实施以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城市管理领域多点发力,累计维修塌陷窨井盖、雨水箅子2799个,处置路灯线路故障78处,修复、更换绿植15万余株。这些数字,不仅是城市管理工作成果的直观展现,更是“城管蓝”守护城市、服务市民的生动注脚。
品质提升永无止境,城市管理永不懈怠。未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继续围绕“共建、共治、共享”城市管理理念,下足绣花功夫,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提质增效,努力营造整洁有序、和谐优美的城市新形象,用心用情用力谱写为民服务新篇章。
责任编辑:尚瑞琳